从0到1到更多,临安生态共富之路宽又阔

2022-01-17 16:18:20来源: 中广网

       临安,一方吴越文化滋润着的灵秀宝地,一座诗意到淋漓尽致的江南小城,一道风景独好的浙西生态屏障,一片令人神往的旅游度假胜地。一段段艰辛的记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印证着临安的绿色转化及华丽蜕变,叙述着这座“吴越名城”的美丽幸福故事。 

图片1


       寻路——上下求索探生态经济两手抓

       改革开放以来,临安区白沙村经历了一个以“卖山头”到“卖山货”再到“卖生态”的发展演变过程,这是临安探寻生态经济双进之路的缩影,是临安探寻生态绿色转化路径的起点。

       “靠山吃木”致村落“遍体鳞伤”。1983年白沙村实行了山林承包到户责任制,“靠山吃木”成为村民单一生财之道和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于是全村很快唸起了“五木经”:砍木材、烧木炭、捣木粉、制木器、卖木木柴。虽然较快地改变了过去那种“吃的六谷糊,住的箬竹屋”的状况,但森林复盖率由原来91.9%猛跌到60.4%,遭特大暴雨袭击,山体滑坡,房屋倒塌,道路冲垮,村落“遍体鳞伤”,村民损失惨重,人均收入列全镇倒数第一。

      “三生共赢”让白沙“华丽蝶变”。面对“遍体鳞伤”的白沙,村干部清醒认识到:按现在这样“吃林木大锅饭”再吃下去,要吃光子孙饭,走上死胡同。于是从总结历史教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一手抓好生态,一手抓好经济,做好“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才是一条活路、幸福路。白沙村引进了“非木质资源”理念,实现了从“砍树”向“看树”的华丽转身。白沙村实践经验已在国内外多地推广,被誉为“山区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临安模式”。

图片2


        开路——行远自迩创生态名城金名片

       2004年1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临考察指导生态建设工作,作出“临安的实践告诉我们,环境也是生产力”重要指示。按照这一重要指示,临安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首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模式,找到了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共赢点。

 图片3

       依托丰富自然资源,深化全域景区化。临安区拥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化实施“全域景区化”及全域旅游战略,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景区景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2020年临安区成功创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太湖源镇指南村获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龙岗镇大峡谷村获评“诗画浙江十大最美乡村”。大明山万松岭滑雪场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雪场,深受游客喜爱,可以通过滑雪、冬令营、露营等特色活动,感受风格多样的雪地体验,以热“雪”沸腾的氛围,迎接冬奥会的到来。“中国淘宝第一村”白牛电商小镇以线上销售坚果类产品起步,形成了上营文旅休闲区、联盟田园休闲区、山居红豆康养区和户外漂流休闲区等分区的村落景区。天目月乡将老屋改造成民宿,打造网红民宿经济,在村落景区内创建了天目盏文化为特色的天目山美术馆。琴山蓝湾位于青山湖南岸,立足于打造成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半岛慢生活湾区,当地农户在自家开起了农家乐,形成了特色鱼宴一条街,同时开放夜游项目,稳步打开夜经济。

      依托深厚历史文化,深挖村落“旅游+”。在天目村落中挖掘出“旅游+文化”“旅游+乡村”等内容。“浙江书法村”文武上田村民有习十八般武艺的风俗,并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20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主会场; “华东地区最美古村落”红叶指南源于南北朝时期,村内千年以上的古姓、古池等“七古文化”渊源流长;“江南温泉度假胜地”湍口镇是浙江省非遗小镇,特色非遗美食三联“索面”,曾两次荣登CCTV“味道”栏目,每年都会举办索面节,还有洪岭高山馒头节、红毛狮子、古事神灯等非遗项目;於潜耕织小镇以南宋绍兴年间於潜县令楼璹描绘的《耕织图》为蓝图打造,沿线打造千亩果香图、耕织实景图、街市美食图、农场丰收图等八张耕织新图,有着强烈的农耕文化。

图片4 

图片5

太子尖云涛

 

        依托“两进两回”力量,深究运营新模式。2017年临安提出“村落景区运营”概念,大力推动“两进两回”,吸引了一批爱乡村、会策划、懂营销的人,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形成了一套“整村性、系统化、多维度”的运营模式,并统一以“天目村落”品牌为冠名。2021年临安区被认定为首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示范型村落景区都有专职的乡村运营师负责运营,根据当地特色和挖掘百姓手艺,进行产品包装,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现已形成太湖源山居、天目宿集、古韵河桥等10大民宿集群和指南、天目、白果等30个民宿集聚区,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同时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迅速崛起。村落景区运营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美丽环境和“美丽经济”美美与共,也探索出了一条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行路——踔厉奋发奔生态共富新时代

       近年来,临安干部群众更为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迸发出拓宽生态致富新路激情。

 图片6

临安区开展镇(街道)GEP核算及评价

       从小屏幕获取大智慧,以数智赋能促生态共富。积极响应浙江数字化改革要求,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天目‘临碳’数智大脑”平台,抓牢“减排”、“增汇”两条主线,对“6+1”领域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分析,杜绝“两高”盲目发展。在工业企业碳账户的支撑下,发放了首笔1000万元绿色金融“双碳贷”低息信用贷款。建设“山核桃产业大脑”数字平台,围绕林地生态治理、林农服务、加工溯源、消费者画像、品牌建设推广等全产业链环节,实现标准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预计可提升经济效益4亿元左右。建设“农房浙建事” 平台,实现农民建房审批“一次都不用跑”,同时为村民提供了免费房屋设计,在浙西民俗型、山地宜居型、田园风光型、现代舒适型等不同风格户型的基础上,按需免费修改,为美丽乡村和村落景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建设“天目生态价值”数字平台,融合多年度多方面自然生态资源、环境质量等方面数据,对自然生态资源“一表式”综合管理,形成基层政府GEP与GDP相关联的评价机制,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架起相互衡量的桥梁,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与共同致富。图片7

       从小乡镇探索大模式,以降碳提质促生态共富。临安区太湖源镇和湍口镇入选杭州市首批低(零)碳试点乡镇名单。太湖源镇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低碳试点镇,拥有林木蓄积量1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6.1%,使用测土配方技术进行天目水果笋种植,每亩增产20%,减少化肥施用量15%-44.5%。成功发布了全国首个农产品数字化碳标签——天目水果笋碳标签。由此,太湖源镇的雷笋年交易额从5亿元跃升至8亿元,稳定提升了笋农收益。太湖源计划203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年较 2005年下降75%,争取建成全国性低碳示范小镇。湍口镇被评为浙江省5A级景区镇,森林覆盖率87%,高于全区81.9%的平均水平,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充分保护和利用阔叶林资源,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增汇。湍口镇将继续聚焦“生产降碳、生态固碳、生活低碳”三大领域,不断推进14个重点项目和5个低碳场景落地,继续依托温泉度假旅游,打响“温泉湍口”旅游品牌,努力打造零碳小镇湍口样板。

        从小试点撬动大转型,以绿色发展促生态共富。选择里畈水库上游培育“茶叶绿色经营示范区”,根据杀虫灯、诱芯色板及有机肥等绿色技术的使用面积以及水质情况,优化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政策。在绿色经营下,东坑村茶叶不但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0%,而且茶叶价格最高可达1800元/斤,普通的为800-1200元,较周边其它茶园价格高400元左右,增加茶叶产值160万元左右。绿色茶园的低成本高产出充分调动了多方参与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建设杭州首家高水平美丽牧场,全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100%。推行“种养结合 生态循环”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建立畜禽养殖污染“131”长效监管机制对养殖污染实行线上监管、线下巡查的“双线”防治模式,进一步深化“上门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处理”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相继成立田园牧歌型、休闲观光型等各具特色72家美丽牧场,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激发了更多产业向绿色清洁方向转型发展的动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太湖源头的绿色明珠——临安可作证。

     (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   李丹春 施思)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