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山访古

2021-11-29 10:41:17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胡启涌

    刚刚入冬,大山一下子瘦了,通透、明净了许多。没有叶子的遮掩,蜿蜒在玛瑙山的石城墙,只剩下一览无遗的斑驳。抬头望去,一棵扎根在墙缝中的柿子树,疏朗而随意地横斜在墙头。仅有的几个柿子红得诱人,宛如盏盏袖珍的灯笼,让初冬的玛瑙山变得生动。一只红嘴山雀飞来,停在枝上啄食几口后,一个漂亮的滑翔,连同两声鸣叫消失在大山深处。

  这是一座古军事遗址,深藏在贵州省凤冈县绥阳镇西南一隅。它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历经元明,后又扩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其城墙绵延七个山头,足有万余米长,后有人称之为“万米长城”。

  微寒的初冬,小雨簌簌有韵地下着,湿了山路,湿了城墙。石城墙上荒草的叶沿挂满一排水珠,晶莹如玑,欲坠欲落,将草叶压弯成一道道弧线,一起对这里的沧桑低头致敬。我驻足仰望时,山风吹来水珠纷纷滴落,给了我一脸的清凉。等我抹去再望时,荒草却在山风中怡然轻舞,似在吟雨弄风,又像在笑被雨水淋湿的我。

  这座古军事遗址的城墙,皆由青石摆砌而成,坚固雄伟。遗址内还留有城门、碉楼、哨台、石阶、炮座、射孔、旗桩、拴马石等遗迹,以及制作火药的碓窝、碾槽等。这里曾是冷兵器时代集屯兵、生活和军事指挥为一体的军事防御体系。特别是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玛瑙山的钱姓、杨姓、安姓、苟姓等家族,为抵御战火,将各族的营盘连成一体,盘踞在七个山头,以掎角之势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军事防御堡垒。如今,硝烟交付给了历史,城墙依旧,只是附在碉楼和哨台上的木结构建筑早已消失无迹,没入尘埃。

  石阶逼仄,正好容一人行走。我撑一把伞拾阶而上,上面盖着厚厚的落叶和青苔,踩上去软软的,这样很好,免得无意间踩痛了这里的宁静。营盘的中营同样被青苔覆盖,虽值冬季,青苔绿意未减,将石墙严严实实地包着,像一个硕大的绿色包裹存放在大山里,一直等着取件人的到来,拆封再读那段远去的历史。

  穿过一片林子再往上,就到了位于正中的金磐山山顶。小雨一直窸窸窣窣地下着,袭人的山风呼呼有声,将满山的雨雾吹得忽东忽西,忽聚忽散。被吹散的雨雾犹如轻絮薄纱,给满目萧萧的金磐山,又添了几许神秘和深邃。在风的作用下,雨雾不情愿地退去,山间顿时开朗,“万米长城”尽在眼底,如一条褐色的苍龙静卧在淅淅细雨中,“龙头”正好是我足下的金磐山。站在山巅,俯瞰山下,细雨中的田家寨温情地依偎着玛瑙山,一派娴静清幽。十几户人家,白墙青瓦,竹篱相护,一条公路飘然如练绕过寨子。寨子里有人园中种菜,有人吆牛回家,几声犬吠处炊烟已袅袅升起。村口那株挺拔的银杏树,叶子依然固执地黄着,一树金灿……

  暮色渐降,我只好折路返回,往山下走去。下山防滑,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扶着石墙,湿淋淋的石墙凉意沁人,直逼心底,让人陡然想起远去的刀光之寒,想起800多年前的霜冷岁月。细雨相伴中,不觉间已到山脚,打算去田家寨看看古建筑,再收集一些代代相传的离奇故事。刚走到公路上,几辆呼啸而过的轿车把我从怀古中“惊醒”,看着不远处的村庄,看着一畦接一畦的菜园,不禁欣喜:我们真实地活在安宁的今天,真好。

  听当地人说,去年,玛瑙山营盘遗址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想,受到保护的也一定包括“万米长城”的传奇吧。山脚下,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叫绥阳河,满载着这里的故事,一路叮咚地流向山外。


声明:中广国际视讯对文中述、点判断保持中立,不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任。网站转载传图片或文字的知如有侵犯,通知我,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时删除。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