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羊肚菌种植助农增收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市中坪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冬季稻田空闲,推动“稻菌轮种”,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羊肚菌种植,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发(范晖摄)免责声明:中广国际视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
一颗小花椒“麻”出大产业
记者刘文新说起今年的花椒收成,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绣庄村村民周友华难掩笑容:“今年产量高,行情好,9亩花椒地挣了10万块钱。”和周友华一样,江津全区22万户椒农都尝到了甜头。说起花椒的好收成,椒农们最感激的一个人,就是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会长陈...
多年生稻“云大107”在元江梯田示范一种两季亩产超千公斤
新华社昆明10月24日电(记者王长山、杨静)“测产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方法,随机抽取的三块田实割测产。多年生稻‘云大107’第二季平均亩产464.8公斤,加上上半年第一季平均亩产655.65公斤,早晚两季亩产达1120.45公斤。
长春农安“花式套种”演绎黑土地“丰收变奏曲”
中新网长春10月20日电(李丹)金秋十月,秋风和煦轻柔。在长春市农安县杨树林乡东白鸰村的田间地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和青红相间的萝卜地、翠绿的白菜地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的丰收画。村路间,一辆辆满载萝卜、白菜的货车穿梭其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当...
粮食增产仍有很大潜力
试验田粮食产量不断创新高,说明我国粮食单产的峰值远未到来,粮食产量还没有到达“天花板”,虽然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但仍有潜力可挖。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产量的增加应主要靠单产水平的提升,而单产水平是种子研发、土地产能、田间管理、农民积极参与等各种因...
袁隆平弟子:耐盐碱杂交稻示范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新网长沙10月19日电(记者唐小晴)19日在长沙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分论坛上,袁隆平弟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表示,今年耐盐碱杂交稻示范取得阶段性进展。在这场名为“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的内外兼修...
“肉牛之乡”隆化:农户养牛忙 土房变楼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北省隆化县充分利用地理风貌和历史传承,把养牛产业不断做大做强。隆化肉牛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好门路。“我们家现在6口人。家里现在养了十二三头牛,平均一年养牛能卖五六万元,加上我平时在家附近的养牛场打工,我...
1603.9公斤!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刷新纪录
1603.9公斤!10月17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继去年突破1500公斤大关后,再次刷新纪录。当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衡南县开展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
发展富硒功能农业 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访安徽中志土壤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
本报记者朱美乔硒是人体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科学、合理地补充有机硒,有利于人体健康。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先后在我国贫困地区调查圈定富硒土地2366万亩,支撑建设300余处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等4项标准,认...
河北围场: 小沙棘变成生态致富大产业
50年前,一群人响应祖国的号召,与天斗、与地斗,把荒漠变绿洲;50年后,又一群人二次创业,靠科技把小沙棘变成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豆豆”。深秋时节,记者一行人来到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围场”),探寻当地人是如何通过“生态+经济...
蔓越莓成熟季 感受抚远红彤彤的秋天
如果说秋天有颜色,那抚远的秋天就是蔓越莓成熟的颜色。在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黑龙江省抚远市红海植业蔓越莓种植基地,蔓越莓进入了丰收季,从高空俯瞰,千亩蔓越莓鲜果连成一片漫无边际的红色海洋,描绘出一抹别样的色彩。蔓越莓的采摘方式...
预制菜到底香不香?仅2020年就新注册1.25万家,同比增长9%
10月7日,一则报道将“预制菜”的话题推上了微博热搜。报道显示,我国预制菜企业快速崛起,仅2020年就新注册1.25万家,同比增长9%。预制菜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简言之,就是在中央厨房预先...
这群“姜博士”让高温高湿地长出高品质姜
重庆市的永川黄瓜山脆姜远近闻名,不过也面临着高温高湿、病虫害频发等问题的困扰。重庆文理学院有支“姜博士”科技特派员团队,这支队伍从事生姜生产研究,保障生姜产业健康发展,让生姜成了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又接了50箱的订单!”初秋正是生姜收获的...
一亩地增收2000元 全亏了他的玉米花生间作新模式
典型派玉米花生间作,让农民每亩地多收入2000元,这件事发生在山东省高唐县清平镇东大新村。近日,记者在此采访时发现,与常见的大田玉米种植方式不同,这里的玉米种得非常密,株距不到15厘米,四分地播种的玉米达到了3400株,远高于当地每亩420...
秋粮陆续开镰上市 今年有望再获丰收
当前,秋粮已经开镰并陆续上市。今年秋粮价格走势如何,牵动着广大农民的心。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极端天气、全球流动性过剩导致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内粮价出现波动,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保障粮食有效供应,粮价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探访“中国灵武长枣之乡”:一颗长枣的力量
中新网灵武10月8日电题:探访“中国灵武长枣之乡”:一颗长枣的力量中新网记者于晶金秋时节,正是灵武长枣上市时节。10月7日,中新网记者记者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长枣之乡”——灵武市。穿行在东塔镇的田间地头,看到沉甸甸的长枣压弯树枝,道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