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平“猪周期”,生猪期货来帮忙

2021-01-11 14:34:59来源: 新华日报

  历经近20年的酝酿,1月8日,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这是我国第一个活体期货品种。上市首日,首批挂牌的三个合约跌幅均超过12%。

  生猪稳产保供,一直是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是,“猪周期”现象一直困扰着生猪产业的各个环节。当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为了追求利润,开始增加能繁母猪和生猪供给;随着供给量增加,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跌,养殖户又开始减少供给,然后猪肉价格上涨。这样一个过程循环往复,长期影响着生猪养殖业的平稳发展。

  2019年,猪肉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为了平抑市场价格,养殖户开始增加能繁母猪和生猪供给。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经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按照10个月养殖周期计算,今年三季度生猪出栏将达正常水平,生猪价格下跌已成为市场共识。

  从母猪受孕到生猪出栏,面临着至少10个月的生产周期。较长的生产周期,也意味着价格传导反馈慢。在较长的养殖周期内,疫病、供需、饲料价格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导致生猪出来时,价格已经与母猪受孕时不同,如果出栏价格高,那么就赚了,反之则少赚或亏损。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周期,导致猪肉价格在大涨大跌时难以迅速平衡,稳定市场供给。为此,多年来,生猪产业链条各个环节都在寻找避险的方法。

  期货,具有套期保值的功能与机制,能够有效规避大涨大跌的价格风险。生猪期货的出现,可以为生猪产业链提供重要的远期价格信号,因此备受关注。在生猪期货挂牌交易当天,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随着生猪期货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逐步发挥,养殖企业可以利用期货价格安排生产计划,并利用期货市场对冲现货风险,进而推动生猪产业实现“稳价”“保供”,压减“猪周期”波幅,促进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在期货市场,养殖户可以判断价格走势,有计划安排生产和销售,也可以有计划地扩大规模。尤其是对于大型养猪企业来说,熟练运用掌握生猪期货工具,进行远期价格的锁定,就能够规避风险。

  大型养猪企业的积极性非常高。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德康集团、天康生物、武汉金龙、新希望、中粮肉食等养殖企业均参与了首日交易。

  不仅如此,很多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也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生猪期货上市首日,已有28家期货公司联合保险公司及地方政府,自主启动了66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类型涉及生猪价格险、养殖利润险等。多家期货公司宣布其“保险+期货”项目落地,如新湖期货“保险+期货”4项目批量入场对冲。

  方星海表示,生猪期货上市将进一步填补我国畜牧期货品种的空白,与玉米、豆粕等期货期权一起,形成从种植、加工到养殖完整产业链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可以服务的产业规模达数万亿元,有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不过,就目前猪产业来说,规模化、集中化养殖程度还不够,大量的中小养殖户承担着市场供给的任务。相比于具有资金、技术、人才实力的大型猪企来说,中小养殖户在学习、参与生猪期货交易方面还需多方关注。(赵伟莉)


免责声明:中广国际视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