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库存处历史高位 可满足国内一年以上消费需求

工人日报北京4月7日电(记者杨召奎)近期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小麦市场备受关注。记者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获悉,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小麦市场影响有限。

社区团购:擦亮双眼,切忌盲目选购

疫情之下,社区团购市场逐渐彰显其优势。疫情给消费者带来了“买菜难”的困扰,以社区为单位的团购,成了居民采购食材的主要方式。

航天员们如何喝上一杯热豆浆?

为了让执行长期太空任务的航天员吃上营养丰富的热饭,喝上一杯热豆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联动企业共同开发,引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探索出让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更加健康、舒适的解决方案。

记者亲测i茅台:五分钟申购量破2000 成功希望渺茫

3月31日,i茅台App正式上线,上午9时申购准时开始。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一些二手交易群里,群友很早就开始为申购茅台做准备,还分享着申购经验和“薅羊毛”法宝。虽然消费者热情甚高,但申购成功的几率却很小。

熊猫指南月度入围名单重磅发布!让好吃触手可得

2022年熊猫指南正式从一年两榜,改为月度入围名单,并追踪全年入围产品的品质、流通、售后、消费者反馈等因素,在年底综合考量后正式评选上榜产品,并授予年度优质农产品榜单星级。

莫让塑料吸管替代品“卡”在成本上

一年多以前,堪称“最严限塑令”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正式实施,百姓日常购物就餐也因此发生许多新变化。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被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重出江湖”,一些商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塑料滥用乱象反弹。

古茗奶茶偷逃税款被罚1164万 曾陷入食品安全风波

中国网财经3月29日讯(记者 李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日前,古茗奶茶关联公司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偷逃税超2322万元,被台州市税务局罚款逾1161万元。

生鲜电商竞争激烈 盈利问题难解

近年生鲜新零售行业迅猛发展,然而在经历线下快速扩张、资本大举进入、大量补贴“烧钱”后,行业依然面临如何盈利问题。

2021年亏损41亿元 海底捞承认战略失误瘦身纠偏

海底捞23日晚披露2021年年报。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增长43.7%;亏损41.6亿元,2020年同期净利润为3.09亿元。从收入组成来看,2021年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394.6亿元,占比96%;处于第二位的是外卖收入7.06亿元,占比1.7%。

“毛毛虫”桑葚四月上旬甜蜜上市

提到桑葚,许多市民不陌生,可身长18厘米的桑葚您吃过吗?22日上午,记者在蔡甸区张湾街白湖家园农业园看到,桑叶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成片种植的桑葚树结满果实,虽然还未成熟,但一颗颗形似“毛毛虫”的桑葚鲜嫩饱满,令人垂涎欲滴。

精细“智”做,看山间一“抹”茶如何走向世界

新华社贵阳3月22日电(记者骆飞、蒋成、杨欣)抹茶蛋糕、抹茶饮品、抹茶小吃……如今市场上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抹茶食品,其抹茶原材料,不少来自位于贵州的贵茶集团有限公司。

抢滩“奶茶经济” 双皮奶“再出圈”

双皮奶,是世界美食之都顺德颇具代表性的美食文化名片。90多年前,顺德人董孝华研制出香甜可口的双皮奶,随后创立民信品牌,经岁月沉淀成为广东老字号。

工厂停产!纸吸管消失?你喝奶茶的吸管又变了

一年多前,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禁塑令”正式生效,规定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纸吸管由此登上市场,成为塑料吸管的首选替代品,然而,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记者在北京走访餐饮企业时发现,纸吸管在市场上已经难觅踪影。纸吸管难觅踪影聚乳...

头部品牌接连降价 新式茶饮价格战开打

中国商报(记者 贺阳)3月17日,奈雪的茶宣布大幅降价,推出20元以下新茶饮产品线轻松系列,以替代原有的霸气系列部分产品。

肉菜市场转型如何发力? 走智慧化路线 强调公益平价

广州的肉菜市场行业应该如何转型升级?作为行业资深人士,广州市左邻右里市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宗辉表示,要从四个方面发力。

发改委:将启动年内第三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发改委表示,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储备调节工作,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收储力度,推动生猪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